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精品多篇

时间:2025-04-04 08:53:23
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精品多篇

【引言】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篇一

1、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问题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证据。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篇二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3、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4、肉眼不能观察到生物生理特征方面的性状。如血型。

5、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5、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6、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7、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8、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成对存在),DNA分子是46个(成对存在),基因有无数对(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23条(成单存在),DNA分子是23个(成单存在),基因有无数个(成单存在)。

9、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这对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10、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1、知识点整理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2、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材料: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

3、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结论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基因组合是Dd,只表现D控制的性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4、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Dd;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

5、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Dd,子代的基因组成有3种,分别是DD,Dd,dd ,比例分别为1:2:1 。表现型有2种,分别是显性性状(DD,Dd)和隐性性状(dd),比例是3:1 。

6、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7、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减少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率。

8、遗传病有红绿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

3、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X。

4、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5、男性有两种类型的精子:X或Y;女性有一种卵细胞:X。

6、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发育成女孩;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7、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精子类型。

8、性染色体上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男女性别也属于性状。

9、同种双胞胎:性别相同,长相一模一样;异卵双胞胎:性别不一定相同,长相不一样。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1)遗传物质改变

(2)环境改变

3、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变异。

5、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育种法、杂交育种法、诱变育种法。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篇三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3、米勒(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人)的模拟实验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4、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5、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篇四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酵母菌可有氧呼吸,也能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除少 ……此处隐藏1395个字……工选育(生物变异)、杂交育种(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4、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5、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用普通水稻与野生稻杂交。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马铃薯用块茎(带芽眼)繁殖;椒草和秋海棠用叶繁殖;竹子用茎繁殖;红薯用根繁殖等

3、自然界中无性生殖方式:植物营养生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无性生殖方式:组织培养(教材P8)、克隆

4、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应用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方式:扦插、嫁接。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5、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存活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嫁接后植株表现的是接穗的性状。

6、扦插: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于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2、蝉退是指蝉退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篇十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突破难点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生物高频考点整理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5、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7、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8、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9、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10、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11、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精品多篇范文。

《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