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时间:2025-04-27 08:53:24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前言]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篇一

【课前活动】

喜欢旅游吗?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评价准备】

1、莽撞与理智的区别;

2、关爱自身,才干关爱他人;

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4、冒险和探险的区别;

5、一切探险都有可能遭遇厄运等。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3分)

1、知道南极吗?(气温、风速、冰层等)假如你到南极会感觉如何?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和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今天,我们就跟随茨威格的文笔,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出示课题。

2、学习的目标: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⑴学习速读,能用复述、概括等方法梳理故事的情节;

⑵学习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的方法,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⑶从斯科特身上感受人的精神魅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整体感知(8分)

1、速读课文,抓住重要信息,概括复述故事情节:

(抓住人、地、事件、细节要素来概括复述)

2、背景介绍引出问题: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年6月1日,当他带领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时,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34天)。倒霉的是,在返程途中,斯科特队却全军覆没,长眠于皑皑冰雪之中。

作者依据拯救出来的书信、文件、胶片等,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细致的描绘了斯科特一行的经历和心情。写作中作者倾注了全部情感,无法压抑的赞叹之情在传记中直截表达出来。请浏览课文,看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直接情感?(最后一段)

3、齐读结尾议论段,品析韵味:

(并过度到下环节)

三、研读赏析(24分)

1、(关于“悲剧”的理解)作者高度评价“这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你认为悲剧指何而言?请选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谈谈你对“悲剧”的理解。(8分)

师评价引导准备:

⑴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⑵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⑶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⑷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

师结: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括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

2、(关于“伟大”的理解)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什么体现了“伟大”呢?(在于他们的精神!)(2分)

3、在斯科特和他队员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请找出表示伟大的描写语段,读一读,并分析体现了什么精神。(国王跪拜的是一种精神,是诚信勇敢的绅士风度)(14分)

方法:抓重点句段分析。教师引导对话的准备:

①读到这个细节,你最感动什么?

②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说什么?

③你欣赏哪个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总结明确:这些细节饱含的情感是:或悲壮分别之情,或赞美敬重之情,或眷恋神往之情……读后感受是:或感动于威尔逊博士的执著,或震撼于奥茨笑对死神的勇气,或为斯科特直面死亡而无法排解忆和亲人的悲哀而感伤,或对英雄的敬意,对死者的缅怀,或感动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

板书:(诚信;坚毅、执着;团队精神;博爱等)

4、同学门的分析很透彻,那么,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自身对“悲”与“伟大”的理解。请用“悲在──,而──伟大”表述:

(如: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老实守信的绅士风度伟大。悲在生命的毁灭,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伟大。悲在失去朋友亲人,而无私的爱伟大。)

5、解说辩证关系:

(弹性)

悲剧和伟大看起来矛盾的两个极端就是这样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生活中还有:

⑴胜利与失败,悲剧与伟大;

⑵平凡与伟大;

⑶奉献与索取;

⑷倒霉与幸运;

⑸苦难与幸福等也一样是辨证的统一。

四、拓展延伸,研读深层主题(7分)

斯科特队是悲壮的,他不只是英国的英雄,更是全世界的英雄!他的失败,后人有不同的分析:有人说,是南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使他们在严寒中苦苦拼搏了两个多月,最终供给缺乏,体力不支;有人说,阿蒙森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计划,选20条膘肥体壮的能接受极寒的北极的爱斯基摩狗做交通工具,而斯科特凭推理设想,主要选择了事实上无法接受南极寒冷的西伯利亚的矮种马。

在文章中,作者避开这些科学问题不谈,也不给胜利者立说,在实际的世界里,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胜利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饱含感情的文笔,描绘斯科特失败的经历。为什么给失败者做传?请浏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好么?

(生依据课文分析、老师参与)

总结: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茨威格一定认为大家是知己了。是啊,他不选胜利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的精神。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胜利与否,而是关注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的力量。关注人物的心灵,这正是伟大的价值取向。

科学探险,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第一步。比方登月;比方哥伦布航海;比方“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神州五号,飞跃黄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注意区分“想与想要之别”和认识世界与征服世界的不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弹性)

【有关资料】

气温:南极年平均气温摄氏-36度(七大洲之中最冷)。南极冬季外围气温摄氏-15至-35度,内陆气温则低至摄氏-40至-70度,1983年7月21日在(寒极)(PoleofCold,俄罗斯的Vostok ……此处隐藏17983个字……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是啊,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一切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和胜利的阿蒙森呢?

伟大

斯科特(失败)

阿蒙森(胜利)

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里失败了,但是他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人们以此为荣;他虽然在探险事业中牺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海滩拾贝:

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伟大的悲剧式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或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如:非典事例、抗洪事例等,他们都具有崇高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去开拓创新。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树立科学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挑战,让斯科特精神在你、我、他成长的道路上永存!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2、理清情节,品读体味重要语句。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结合重要语句,体会“悲剧”中蕴涵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本文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对内容的把握同桌互查,并写一篇小作文《初看斯科特一行五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2、教师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

本文篇幅虽长,但可读性很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同时在快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而把握课文内容。另外,课文中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茨威格在笔端饱含的深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隆重推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学们,这本传记文学,有人翻过吗?(如有生读过,让他(或她)列一列,作者为哪些人物作传记)大文豪托尔斯泰、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总统威尔逊,十月革命列宁等等,都是人类历史上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茨威格为这些成功者,胜利者尽情作了歌功颂德!(出示PPT1)但是,对其中唯一的一位失败者,茨威格更是笔端饱含深情地为之树碑立传。他是谁?《南极探险的斗争》中的斯科特!为什么作者对失败者斯科特表达崇高的赞誉?同学们从课文《伟大的悲剧》(PPT)中,可以寻找到震撼人心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抢答有关问题(PPT),理清故事情节,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同时勾画出令你感动的细节两三处(为合作研读准备)。

2、抢答后,一句话概括,先小组交流,再抽号(学号)、推举各一人全班发言,之后PPT。

三、合作研读

剖题入手,研读课文。

1、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大家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那么,文中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些方面呢?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发言,组员补充。教师归纳(PPT)。

(1)失败之悲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3)死亡之悲

A、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B、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C、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4)世人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2、这四“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呢?为什么?

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同样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3、“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大家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分组讨论。组长发言,组员补充。朗读,或组长或组员或全员,或全班。教师归纳(PPT)

A、事业伟大: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B、精神伟大: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C、人格伟大:为对手作证,有令人敬佩绅士风度和伟大胸怀。

D、态度伟大: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E、情感伟大:生命的'最后一息惦记的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

……

4、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悲剧”何以“伟大”的实质,把握了两者的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如果用文中语句来表达,你看可以用哪句?所以,这句话就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如果用自己语言,生动表述一下,可以怎样表述呢?

“伟大”和“悲剧”并不矛盾。因为斯科特他们虽然在探险中牺牲了,虽然他们有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中,他们始终扮演者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了它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5、课堂小结,先生后师,再PPT。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这蕴含着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仰慕,给后人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作者为失败者树碑立传的原因!

四、体验反思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了这篇传记文学,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从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启发学生。

五、作业布置

1、小作文:《再看斯科特一行五人》。

2、推荐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