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钛行业调研报告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钛行业调研报告篇1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劳务派遣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的一种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解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我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和区工商分局统计,我区目前共有劳务派遣单位18家。主要从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业。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基础较好。调研的5家从事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中,涉及职工1107人,其中农民工644人,单位全部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参保总人数为1107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678人、参加失业保险622人、参加工伤保险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618人、参加生育保险618人,解决、终止劳动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无拖欠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
(二)市场前景广阔。江津是一个伴随着新重庆“一圈两翼”战略迎来再次发展城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千亿工作强区”目标,随着这几年三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相继上马并开始投产,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广阔的用工市场。
(三)发展潜力较大。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充足,以前的国有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好,企业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在家待业;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富余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这为发展劳务派遣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较快发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维权存在缺陷。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务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在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详细范围,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没有具体约束措施。
(二)经济权利难以保障。一是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一些单位部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混岗上班,派遣工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员工。据了解,劳务派遣工与同工种、同岗位的正式员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几倍的差距。二是保险福利待遇低。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费是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中提取的,并由派遣公司负责缴纳。劳务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规就业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缴纳。三是工资增长难。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时,正式职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资,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增长要按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协商而定,劳务派遣工对此根本没有发言权。四是“假派遣”侵权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避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将本企业的职工转签到劳务派遣公司,实现员工向劳务派遣工的“置换”,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民主权利无法实现。由于被认为不是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几乎所有的被派遣劳动者本应享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加工会组织及会员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权利都难以实现。即使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会,其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也有一定困难,因为所有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的问题都是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务协商决定的,用人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不便于与用人单位研究制定或协商决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四)准入审批不够规范。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成立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只需50万的注册资金。但法律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却缺乏统一标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有的劳务公司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就能开业,还有部分派遣公司甚至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如此宽松的准入和监管环境使得劳务派遣公司抗风险能力较低,根本无法承担兑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种种责任。现行的劳务派遣审批职能不统一,不仅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审批,工商部门也可以,造成审批不规范,监管难以到位
三、对策建议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在我市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实际需求。因此,对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从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发挥工会作用,严格准入审核等方面入手,加强劳务派遣规范运作,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法制建设,制定配套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劳务派遣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劳务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问题的衔接做出明确规定,细化使用劳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的范围,明确劳务派遣企业和用人单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项权益中各自的职责以及发生劳动争议后的处理程序,制定适合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文本,包括在缴纳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同对待的条款,在法律制度上为派遣劳动者维权提供保障。
(二)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合法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监管机制,严格禁止企业将原有职工转为劳务派遣工。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执法监察,重点监督检查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协议签订及履行,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办理情况,用工单位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情况,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劳动保障部门还应对现有劳务派遣单位进行专项审查,建立相应的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实行分类监管,对不符合要求、违法经营的,联合相关部门依法取缔。
(三)发挥工会作用,保障民主权利。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组建工作力度,把广大劳务派遣工组织到用工单位工会中来,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团或小组,让其代表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活动,切实维护好劳务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劳动经济等切身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把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立法思想落到实处。
(四)实行归口管理,严格准入审核。将劳务派遣申报审批职能归口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部门要建立健全劳务派遣企业准入机制,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派遣单位的申请、许可及审查,提高劳务派遣企业履职能力。
钛行业调研报告篇2摘要: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世界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多,作为 ……此处隐藏14863个字……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被分解,毒性会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成为致癌因素。
3.吸水性差异较大
横向吸液高度是反映纸巾纸吸水性能的技术指标。横向吸液高度值越大, 说明纸巾纸吸水性能越好。我国纸巾纸标准中规定,横向吸液高度合格品的指标为每1 0 0 s 不小于3 0 mm。目前, 不同的纸巾纸品牌吸水性能差异较大。
20xx年3月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20家纸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和5家销售企业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发现门头沟区大峪洁达餐具制品厂生产的新竹面巾纸(8张/包)和面巾纸(6张/包)、北京四诚纸业开发公司生产的“四诚”牌高级盒装面巾纸、北京高雅华立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银雅”牌餐巾纸等产品出现横向吸水性不达标的质量问题。
在20xx年10月中消协对北京24个品牌纸巾纸的抽样调查中,有“新牌”、“众康”、“派洁士”3种纸餐巾产品的吸水性能仅为11mm/100s,远远不符合标准要求。
4.强度不够
餐巾纸强度的指标有横向抗张指数和纵向湿抗张强度。横向抗张指数越大, 说明纸巾纸强度好,使用时不易破裂;纵向湿抗张强度是衡量纸巾纸湿强度的指标。纸巾纸现在多用来代替手帕作擦拭用途,使用时会与水或汗水相接触。如果湿强度不合格,会造成擦拭处布满纸屑和纸毛,影响使用。目前,强度不够是餐巾纸主要的质量缺陷。
20xx年6月,西安市质监局对西安市8家餐巾纸生产企业和6家销售企业进行抽检。结果部分产品有横向抗张指数、纵向湿抗张强度不合格等质量问题。
20xx年10月10日中消协对北京24个品牌纸巾纸的抽样调查中,“唯适”、“众康”、“富尔雅”3个品牌的产品强度也不够,使用时易破裂,容易掉纸屑和纸毛。
横向抗张指数和纵向湿抗张强度这两个指数,是反映干、湿两种不同情况下餐巾纸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承受能力,如果不是合格的大小反映了产品的强度较差,易于损坏。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原材料质量差,短纤维或纸张的厚度过薄等。
5.内装纸张数量不足
内装量偏差是指产品内装实际数量与包装标注的数量之差占包装标注数量的百分比。标准中规定, 内装量偏差指标为不小于- 2.0% , 实际检测中发现, 内装数量不足的现状非常普遍。
在20xx年10月10日中消协对北京24个品牌纸巾纸的抽样调查中,发现 “富尔雅”、“唯适”两种产品的内装纸张数量不足,其明示数量200抽,实测值仅为168抽,一盒纸巾就差了32张纸。
20xx年11月份广东省质量监督造纸产品检验站对全省流通领域的纸巾纸产品进行质量监测中,发现短缺超过10%的就有12款。内装量偏差最大的“湘旺佳缘高级双抽面巾纸”标称为520张,实测为252张,偏差竟然达到-51.5%。明显存在欺诈行为。
6.产品标识标注不规范
纸巾纸的标识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用日期、执行标准和质量等级等内容。一般品牌纸巾纸标识基本合格, 但流通领域中多数产品的标识不合格。
20xx年10月份记者在浙江浙南一家农贸市场调查中发现一款名为雅丽的纸巾只有一个白色塑料袋,上面无任何标识,主要原料、卫生标准号、生产日期等信息都没有标注。
20xx年10月10日中消协对北京24个品牌纸巾纸的抽样调查中,“满天星”和“众康”两种产品均未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同时未标注质量等级,并且执行标准标注错误。这些产品的卫生根本无从保障。
二、改善和提升餐巾纸行业产品质量的对策
1.加强餐巾纸生产领域的质量监管
生产源头是餐巾纸行业最重要的环节。在生产环节,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餐巾纸微生物指标、吸液性能、强度、柔软度、是否含有增白剂等质量的好坏。餐巾纸的生产原料是原木浆、棉浆、草浆等合格原料,并且要经过450度高温瞬间消毒杀菌。但是有的生产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采用劣质的回收纸、廉价的废纸等作为餐巾纸的生产原料,在加工的时候也没有注意消毒杀菌,致使所生产的餐巾纸不符合卫生安全指标,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餐巾纸的吸水性能也不达标,纸张强度不合格,出现洞眼大、粉末多、易损坏等现象。
同时,为了增加亮度,还增加对人体有害的荧光性增白剂,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质量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一定要将强对餐巾纸生产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非法地下生产窝点的打击力度,对不合格的生产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严格审查生产原料加工环节,建立健全我国餐巾纸产品的质量 监管新模式,全面提升餐巾纸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更好的是将餐巾纸列入食品包装范畴,实行qs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一种新的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强化对餐巾纸的质量监管。
2.严查流通销售领域不合格餐巾纸产品
一些小型超市、批发市场和餐饮等流通领域为劣质餐巾纸提供了市场,而且由于价格较低廉,劣质餐巾纸赢得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这些劣质餐巾纸,有的散装,有的无标识或厂址,给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查带来很大的难度。餐饮业是餐巾纸流通最多的地方,也是劣质餐巾纸对消费者身体
危害最大的地方,所以应作为重点卫生监督对象。监管部门应该对这些劣质餐巾纸进行集中清剿,依法查处那些违法经营户,对非法经营、使用劣质餐巾纸的超市、餐馆等进行整改;对劣质餐巾纸批发市场进行整治和统一规范管理;建立与批发市场管理部门的联络与合作,掌握了各经营摊点的基础信息,对市场管理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管理人员的前沿一线作用,有效的实行了批发市场的动态监管,控制了劣质餐巾纸在批发市场、小型超市和餐饮领域的流通和销售。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识优辨劣的能力
卫生监督工作离不开宣传,及时警示和引导消费是卫生监督的重要职责。要营造餐巾纸识优打劣的良好氛围,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现场咨询和鉴别演示等多种宣传手段进行法律宣传,发布安全消费警示,向消费者介绍劣质餐巾纸的危害,讲解鉴别方法,及时通报执法信息,公布举报电话,调动广大消费者的参与意识,让消费者掌握餐巾纸识优辨劣的方法,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挥良好的社会监督作用。
在我国餐巾纸市场中,一些大型的知名企业如清风、心相印、洁柔、纯点、洁宝等,本身就拥有比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在生产控制关、加工工艺关就把关很好,它们的产品,在卫生指标、吸水性能、强度、柔软度等方面都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质量问题大部分出现在各种杂牌餐巾纸生产企业中,这些非正规企业通过违法生产经营,大量向市场输送不合格的产品,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也扰乱了市场秩序,给监督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难度。因此,通过加强生产关、流通销售关和消费观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工作,促进餐巾纸质量的改善提高,规范餐巾纸行业,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各方的联合努力,消费者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餐巾纸产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钛行业调研报告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