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活动,多彩童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小。在农村小学上学的孩子们没有课后的辅导班和兴趣班,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好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家长们的教育水平有限,平日也忙于劳作,与孩子们放学的时间不能匹配,更有大部分家长在外打工,无法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自八斗学校开始“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以来,在此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一、制度保障,提升“三点半课后”服务质量
1.学校重视,校长带头
学校高度重视“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将“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以吴兆林校长为组长的“三点半课后”服务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随时督导,包括校长在内的各教职工通力合作,打造良好的“三点半课后”服务环境,站好“三点半课后”服务的每一班岗。
2.完善“三点半课后”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三点半课后”管理制度、“三点半课后”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的顺利执行。对参与“三点半课后”服务的学生签订“三点半课后”服务安全责任书。“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三点半课后”服务中的因材施教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254人,“三点半课后”服务参与率100%。而教职工虽有62人,但老年化较重,专业师资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全部兴趣爱好,但是学校另辟因材施教的“三点半课后”服务思路,全员参与,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去设置“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逐步让“三点半课后”服务活动丰富起来。
1、课程设置的“因材施教”。
农村小学师资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们全部的兴趣爱好,学校根据老师的个人特长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江玉佩老师喜欢跳舞,特别是在曳步舞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学校在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决定在她的班级进行试点教学,效果显著,孩子们对曳步舞的学习兴趣浓厚,于是开始利用“三点半课后”服务时间,将曳步舞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现在曳步舞成了我校的一大特色活动,成为了“一校一品”特色课程,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大型活动中,必然会有曳步舞的动人舞姿。
2018年,王唯欣老师来到了八斗学校。在此之前,我校未曾有过专业的音乐教师,她的到来给我校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经过学校集体研究,由王唯欣老师提议,将口风琴教学纳入“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口风琴价格便宜,一般农村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而且比较容易掌握,并能够锻炼学生的指法和音乐节奏感,一经推广,便在学校掀起了学习口风琴的热潮,“三点半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到处都能听到口风琴的优美声音。
2、学生择课的“因材施教”。
除了曳步舞和口风琴以外,老师们各展所能,提高自身专项教学技能,先后开设了足球、象棋、朗诵、数学、编程等“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在学期初,学校将设置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表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课程。通过长期的学习,涌现出了一批有特长的学生。
3、基础课程中的因材施教。
针对农村家长水平不足,不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辅导的问题,我校将基础课程辅导列为了“三点半课后”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基础课程在各班级教室开展,语、数、英任课老师轮流服务,帮助待优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根据学生各学科上的缺陷进行因材施教,一对一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三、“三点半课后”服务中的“与时俱进”
自从学校开始进行“三点半课后”服务以来,八斗学校的老师们在课程上不断探索,将一些新奇的,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引进到“三点半课后”服务中来。
1.乡村游戏进入“三点半课后”服务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也是文化和智慧的传承。学生们的童年应该有游戏的回忆。经过学校课题组的讨论,学校决定恢复并开发传统乡村游戏。学校融合现代元素改进乡村游戏并纳入“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思维发展情况,低年级学段学生以跳格子和丢手绢游戏为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思维能力;中年级学段学生以曳步舞和跳绳为主,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能;高年级引进了打陀螺和滚铁环游戏,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缓解学业压力,提高身体素质。乡村游戏中也有大智慧,通过游戏的比拼、合作,学生们全情投入、身心愉悦,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规则意识。乡村游戏,让八斗学校这所乡村学校更具有乡村的味道,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2.“三点半课后”服务凸显劳动教育重要地位
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教育本是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把劳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更加贴合农村教育的现状。学校深度开发、整合校内资源,将教室前的闲置土地进行改造划分,打造学生们的“开心农场”,开辟出十二块种植实践基地,每个班级分得2块自己的“口粮地”、四块果园种植基地。至此,八斗学校乡村田园课程顺势而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八斗学校将乡村田园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和“三点半课后”服务紧密结合。孩子们根据节气变化,自主选择好要种植的蔬菜,利用综合实践课和“三点半课后”服务时间,学生们到“开心农场”亲身实践。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挥洒汗水。一锨一锄、一种一苗皆是生命的延续。开荒、翻地、打埂、播种,种下收获的希望。
“三点半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技能,丰富了校园生活,解决了农村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短板,很好地提升了学校区域影响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三点半课后”服务时间已经成为了八斗学校学生们最盼望的课程,在这里他们可以开阔视野,发展兴趣爱好,提高身体素质。八斗学校的老师们在学生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中也将不断探索新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为学生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添砖加瓦。